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一个传承悠久的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等习俗,在后来又加入了敬老等节日内涵。故此,登高祈福和感恩敬老成为了现代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登高

重阳登高的习俗历史悠久,登高风俗由来大致有三:一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二来源于秋季“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特殊气候,三者则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因在深秋时节凌霜开放,因此被古人视为坚韧高雅的象征,秋日赏菊也逐渐成为了重阳节的核心习俗。至唐宋时期时,菊花的品种培育日渐盛行,重阳赏菊成为了城镇居民的一项重要活动。

菊

此外,人们还会插茱萸,这是重阳节的独特传统。茱萸被认为有驱邪辟秽的功效,人们用茱萸来祈求平安和健康。

随着时代变迁,重阳节的文化内核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祈福避灾逐渐衍生出敬老、爱老的精神内涵。这一转变既源于“九”与“久”的谐音寓意。:“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象征长久长寿,寄托着对老人、父母的祝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