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风裹着几分凉意掠过窗台,巷口不知谁家燃起了几支细香,袅袅青烟里飘着熟悉的桂花香——原来,又到了农历七月十五,那个被称作“中元节”的日子。

中元祭祖

中元节介绍

中元节的源头,能追溯到上古的“祭祖节”与道教“三元节”。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地官赦罪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而佛教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目连救母的故事让“孝亲”成为节日的核心。后来,三者逐渐融合,形成了如今我们熟悉的中元节——它不是“吓退鬼魂”,而是“迎接亲人”,是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情感延续。中元祭拜三不做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少量焚纸

祭祖烧纸钱,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一时间难以改变,但为保护我们的个人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逢年过节还是请广大客户不烧、少烧、烧尽,做到人走火灭。

禁止放炮

相比于烧纸钱,放鞭炮的习惯在近些年政府制度的领导下与殡葬领域工作者的努力下不断变好。鞭炮燃放后产生的气体会对空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同时也因为墓区位置狭小,燃放鞭炮可能会对墓形进行损害,使我们产生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不烧社火

社火为纸扎物品,极度易燃。园区内种植了大量柏树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燃烧社火的余烬会随风飘落到树上、灌木丛中,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极大。

文明祭拜鲜花

思亲何需烟尘扰,一束鲜花慰先人。自觉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扫方式,不购买、不使用塑料、锡箔等不可降解祭祀物品,倡导以敬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的方式缅怀故人,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环保。安全、健康的方式表达,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