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典范,凝聚着中华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传递着华夏大地睿智的工艺美学,汇集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寄托着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塔究竟有着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引无数文人墨客登临作赋,能让中华儿女趋之若鹜。
塔的起源
塔是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高层建筑,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古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传入中国后,古代能工巧匠和文人学者们,将亭、台、楼、阁、殿的建造工艺和艺术美学与印度佛塔有机融合,创造了各种样式的中国式佛塔,并赋予其特定用途,成就了别具一格、独居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式塔。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梦见一个全身金色的人在殿前飞绕而行。于是派中郎将向西而行,一行人在西域遇到了天竺僧人迦摄摩腾与竺法兰,抄得佛经四十二章,邀请两位高僧前往洛阳传授佛法,汉明帝为此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时在白马寺修建了齐云塔,佛塔就此在中原扎根。明帝死后,葬于西北显节陵,内建一印度式塔。此为典籍中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佛塔。
塔的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各类塔共计2000余座,其中古塔为108座。塔可以按照结构造型、建筑样式、纳藏物品、建造材料和排列位置等进行区别分类,其中按结构样式分类最为公众常用,通常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楼阁式塔作为中国塔的发展主流,是最主要的佛塔类型,可供奉佛像,陈列宗教用品,供人登临之用。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之所以名“塔”,主要是建筑顶部塔刹所决定。
塔建成多层楼阁,内部设有楼梯和楼层,可以攀登,每一层外部设塔门和塔窗,相邻两层之间外部设腰檐,部分还有平座和栏杆,供人行走。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
江南地区的楼阁式塔多为砖身木檐,斗拱承托出檐深远,多作飞檐挑角,每一层都设平座,大部分设有栏杆,部分在底层设有附阶(回廊)。北方和中原地区的楼阁式塔多用砖砌涩叠出檐,出檐较短,较少有平座和栏杆,不可走到塔身以外。
龙车“逸仙塔”、“逸灵塔”、“逸秀塔”三座佛塔以千年古塔苏州报国寺(又称北寺塔)为范本,属典型的江南楼阁式塔,塔身按八卦构造,取中国传统轮回吉祥之意,八角楼阁式琉璃宝塔腰檐反翘,翼角轻举,造型别致。
塔的构造
塔的基本构造大体可分为四部分,从上往下依次为塔刹、塔身、塔基、地宫。
1.塔刹
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
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无塔不刹”。其基本结构通常有原始佛教窣堵波中的须弥座、仰莲、覆钵、刹杆、相轮、宝盖、摩尼珠等组成,也会有水烟、承露、仰月、宝珠等构件。其中
相轮:多层轮状构件,由印度窣堵波顶部围栏内的宇宙之树演变而来。早期相轮数与塔层数一一对应,塔身为单数,相轮层数同样为单数。
承露:又称“承露盘”,多为金属刹件外形似仰口的大缸。其本为道教的法器,取仙人承接露水以养生,由原始佛塔平头和受花加上中国道教的“承露以延年”演变而来。
龙车佛塔塔刹高2.4米,由宝瓶、凤盖,相轮、承露、覆钵和构成,重九吨,由金属制成,金铂贴饰,为龙车佛塔的镇塔之宝
2.塔身
塔身即塔的主体。各种类型的塔,就是根据塔身的形状来判断。塔身一般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塔身中空者一般能够登临远眺。
3.塔基
塔基是塔的基础,是位于地面上的基础部分,早期塔基较低、较小。唐代以后,塔基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座成为塔的重要装饰。塔基的发展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固,也使塔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雄伟气魄。
4.地宫
地宫即地下宫殿,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是佛教舍利安置与中国陵寝规制结合的产物。地宫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常见于帝王陵寝或贵族的坟墓。自佛教传入后,地宫除安置舍利外,也常常放一些佛经,珍贵宝物以及高僧的舍利和法器等物,逐渐发展成地宫文化,将地宫当作一个圣殿进行各种布置。
龙车佛塔的地宫以陕西法门寺唐密地宫(供奉举世罕见的真身指骨舍利)为本建造。
塔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1.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塔型建筑是古代建筑工程师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汇集建筑科学技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历史文化知识、传奇故事于一身,是珍贵的历史见证者,也为后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且详尽的实物史料。古塔建筑千年不倒,巍然挺立,雄伟壮观,结构精巧,戟指蓝天,点缀风光,引人瞩目仰望。
2.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塔型建筑往往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华历史发展长河中,被赋予了深刻且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以文昌塔为例,将儒、道、佛三者合一,使之成为培育学风,教化子弟努力学习的激励物,成为振兴地方文化艺术的标志和象征性建筑,负载着人们的良好愿望。寓意美好、文化艺术内涵丰富的文昌塔,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中也功不可没。
3.象征美好寄托情感
塔建筑的寓意及象征非常的丰富,被人们用来补全风水,又被人们作为一种佛的象征进行崇拜,不同的塔建筑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无论被赋予哪种含义,都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对于宁静内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将塔型建筑用于安葬、安放更是行善者受佛光加持的慈悲之选,身体力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