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两会中,民生问题再次成为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包括带领贫困县脱帽、农民增收、奖励科技工作者、支持年轻人就业、改善投资环境到中小学生减负、保障退役军人生活工作乃至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措施,让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都在一步步的实现。

王计生

王计生

而前不久,福寿园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王计生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提出,在“老有所养”之后,还应加上“逝有所安,故有所尊”,因为“殡葬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殡葬制度改革尚未解决服务问题

当我们聊到改革,在殡葬服务行业深耕24年的王计生表示,殡葬行业是中国最早提出改革的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改革土葬,实行火葬制度,提出殡葬改革。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行业尤为突出。消费者对殡葬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殡葬行业作为一项“居民服务”行业,尽管实行改革已经五六十年,但相比起其他服务行业来说明显落后,“为什么”,这是值得深思与总结的。殡葬发展的目的与方向,最终的指向应是环保、尊重、纪念。这三者是互为相关,互为交叉的。

对此,王计生一语中的:“殡葬改革其实只解决了处理,没解决好服务。” 殡葬需要哲学的思考---因为她关乎生死大命题;需要理性的规划---因为她归类百年大计;需要感性的执行---因为她肩负情感传递。

由于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很多人在失去亲人的时刻情绪崩溃,而对于如何打理亲人的后事也毫无经验。殡葬行业所要提供的服务,不仅是要妥善、环保地处理遗体,更要让逝者获得尊严,为逝者家属提供纪念的方式。

王计生认为,“殡葬这个行业如果真的把服务做到人的心坎里,消费者乐意多付些费用,并且感谢你,但如果没有尊重人的这些理念,你多收他一分钱,他都骂你暴利。”

因此,放在殡葬行业面前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解决殡葬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缺失规划的问题,另一个则是怎样提高殡葬服务落后的问题。

打破传统,延续精神生命

王计生说:“殡葬是哲学,作为人的个体的消亡是个减量,但精神延续等又是增量。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谋求历史增量的过程。把减量和增量作为共同问题思考,科学的处理好‘减量’的内容,积极的提高‘增量’的内涵。殡葬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殡葬业背后的人文关怀常常被忽视,实际上,殡葬业所做的远非处理遗体,更不是一块墓地。我们从事的与房地产业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做的是对人的尊重,服务生命的职业,我们提供的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