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1994年开始推行骨灰海葬等生态葬式,起初每年仅三四百份,到2019年播撒骨灰增至3200多份。”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韩磊表示,截至目前,北京骨灰海葬活动已实施584次,播撒骨灰25068份。

清明祭扫

以前,参与海葬的逝者家属祭奠亲人往往选择再次前往海撒地点,或者自行选择地点祭扫。为了解决海葬逝者家属无处祭奠亲人的后顾之忧,2012年北京首个海撒纪念碑在长青园启用。

4月1日在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简称“长青园”)举行的一场以“魂归大海•自然本真,清明春祠•慎思追远”为主题的清明公祭活动。

之所以选择在具有现代艺术风情的花园式墓地举办此次公祭活动,是因这里有一座海撒纪念碑。

海撒纪念碑位于长青园湖水旁,高约18米,主体由灰色花岗岩组成,顶部镶有火炬,象征生命生生不息;中部汉白玉花环围绕,寓意冰清玉洁;底座为海浪造型,寓意骨灰撒入大海,回归自然。

1日,礼兵神情庄重,列队敬献花篮。逝者家属们手持菊花绕行海撒纪念碑一周并敬献鲜花,为逝者祈福,向生命致敬。

一位五旬杨姓家属称,清明节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今年的公祭仪式很有特色,结合了插柳戴柳等民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也让逝者家属心中多了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生态葬逝者最好的纪念。”

这样的纪念方式也让87岁的周姓老人深感欣慰。1日,她由三名子女陪同前来祭祀早已过世的父母,“2006年分在不同地方的父母尸骨需要重新安放,我就选择了海葬。”她说,当时是想着少给后人添麻烦,而今在公园似的墓园怀思先人,心境豁达,并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自己也会选择海葬”。

越来越多市民接纳以骨灰海葬为代表的节地生态葬式,离不开北京的大力推广和财政补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骨灰海葬工作已形成“十免费”“四便利”“两公祭”为主要特点的模式,其中十项免费项目包括纸质环保骨灰盒、存放骨灰、乘车乘船和当天出行保险、鲜花、骨灰撒海告别仪式、放飞平安鸽、骨灰撒海公证、全程紧急医疗救护、自助午餐、骨灰撒海活动纪念光盘。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骨灰海葬活动暂停实施。根据安排,今年有序恢复了,预计全年播撒骨灰5000余份。”韩磊说。

除了骨灰海葬,北京近年还推出另一项节地生态安葬形式——骨灰自然葬。该种葬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安葬于景观生态葬区,并以植树、植花、植草等进行美化,地表不设标志物,且不保留骨灰,崇尚回归自然。

韩磊介绍,2017年至今,共有3800余位逝者长眠于长青园“彼岸”花园之中,单份骨灰平均占地仅0.11平方米。

随着生态殡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北京不断探索殡葬新产品、新服务。像长青园设置“时间邮箱”,人们可遥寄祝福;设立“思量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通过专属APP远程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