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是一个在社会变迁中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以及现实需求的冲突中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殡在改革

殡在改革

土葬形式的由来:女娲造人用土,东汉奉土祭社,小农经济下的农业文明孕育着“安土重迁”的坚守,而长久以往也借对土地的思念诉诸思想情怀。在乡土中国,“土”就是多数人稳定的依托物。传统的延续也让很多人愿意将生命的轮回寄托于此,入土为安也就因此而来。大抵是顾虑后生的安稳才会引起安庆老人有此激烈反应。

以上是从逝者角度肯定土葬的传统意义。从生者来看,土葬是一种反映死者生前等级差别(财、权、位)的象征,棺材、墓碑、陪葬等,也是死者在即的假托,也因此允许生者通过仪式悼念哀思。无论是古代崇尚孝道的三年之丧,还是今朝解放老兵为班长守墓二十余载。土葬以其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给人以情愫依赖。

如此说来,土葬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为什么需要改革呢?因为需要回归活着的人,需要符合时代。

基本原因: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其根本使用还是以活人的效用为基准。当前,紧张的城乡用地还不能完全让人安身立命,土葬用地的陆续征纳是一种伴随人口增长的趋势与必然结果。倘若土地资源能稳定当代与后代的生存发展,必要的使用改革是合理的。

进一步来看,土地资源分配是有限的,就土葬而言,还有安葬的好坏一说,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风水宝地。除了宝地资源的有限外,其分配还与逝者所属的群族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如果土葬改革能给予逝者相对平等的尊重,也就能相对安抚生者的相对剥夺感。

最后我们应承认,殡葬方式一直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三年守灵的要求已经淡化,因为对于现代人,需要一种符合时代节奏的寄托哀思的方法。骨灰盒的体积缩小也说明现代人需要一种更方便的服丧方式。情怀依旧在,但观念更文明。

殡葬改革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其落脚点都是人的需求,特别是活着的人的需要。殡葬改革者应选择沟通的方式,来缓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切莫一刀切,失了人文关怀。只有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关怀传统顽固派的方式才能为生者与逝者带来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