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殡葬的内涵是对逝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我们用哪种形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逝者的愿望和理念继承下去。

从死后不留遗体的火葬,到骨灰入海入树,再到现在直接“升级”成晶石葬,绿色生态的殡葬理念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同。殡葬观体现的是生死观,生死观折射的是人生观。不在拘泥于形式、看淡生死的背后,展现出的是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开放包容的人生理念。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每一种文化往往都会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独特态度,正是通过这种态度建立了对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上的理解。甚至来说,也正是基于这种态度,创立了文化的样式,形成文明的基石。“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在对殡葬的态度上,中国人历来有厚养薄葬观点,注重对每个生命过程的尊重,孝在生前,活在当下,享天伦之乐。而对死后世界的过分关注则是“逝者如生”的滥觞。大贵族以丰厚经济实力,为死者营造大型墓地、墓室,再现生前豪华场景,这些都是人在世时得不到欲望满足的延伸。征战的帝王希图延续自己的统治,才会带着自己的兵马俑;奢靡的贵族想要继续自己的浮华,所以需要大量的陪葬品;不甘离世的人希望能够重生,所以对于自己的遗体万分看重。所以,当生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定意味着人们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看待生死其实是精神世界对人生的映射。现在的人有了豁达科学的、唯物的生命观,明白所谓死后世界只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所以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处理后事;现在的人更加明白生态的重要性,对积极向上、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更加认同,所以能够认可以减少环境破坏的方式重回大自然,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现在的人懂得珍惜现世的美好,把握当下享受美好的人生,所以能够放下对死亡的执念,将关注的焦点放到眼前来。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小家是连着国家的。殡葬观念、生死之事,表面上看只是一家一室的事情,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体现着整个国家精神气质的大事。其实,任何殡葬都只是形式,其内涵是对逝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我们用哪种形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逝者的愿望和理念继承下去。看淡生死,看淡的是生死的形式,表现的是豁达的人生,继承的是逝者的精神。

以“绿色殡葬”化解“无土可葬”。其实,许多城市都面临着这种“无土可葬”的严峻局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必然愈加突出。

笔者以为,解决墓地饱和的出路是加快推行植树葬等形式的“绿色殡葬”。实际上,“绿色殡葬”除了减少墓地占地,保护土地资源,还有多重意义。比如,因为植树与落葬的结合,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了一个更有亲和力的载体。现在的公民义务植树,一般都由单位组织,群众缺乏自发参与的热情,而亲人的落葬成为目的之一后,植树绿化就更贴近群众,群众不用动员、不用组织,就会自动参与,这无疑有利于绿化活动的开展。

又比如,以植树来怀念亲人,表达对故人的哀悼,寓意更深刻。树木常青,思念之情长久。而且,树葬等新的殡葬形式,也更加直观地普及了“来自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科学生命观,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新风尚。

“绿色殡葬”的最大障碍,无疑是“厚葬薄养”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墓地越来越豪华,祭扫依然要在坟头前烧香焚纸,就谈不上思想观念的现代文明,植树葬等殡葬形式也无法推行。因此,以“绿化”改造坟头“白化”,首先还是要着力于转变“厚葬”的观念。

应当看到,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新的与时俱进的文明殡葬祭祀方式正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比如网上祭扫,就已经受到广泛欢迎。因此,植树葬等“绿色殡葬”的推行,其实已具备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当“无土可葬”更加迫近时,有关方面应该因势利导,加快推广“绿色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