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打破行业的不透明、减轻殡葬负担,引入生命晶石、3D人像打印、二维码扫墓等殡葬业新科技、推进殡葬新风尚,这些科技新手段与日益加强的监管手段一起,正在化解殡葬贵的问题。 

殡葬新风

殡葬新风

“互联网+殡葬”企业一空网创始人马雷说,殡葬行业长期以来不够透明,从殡葬服务到墓地购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一条龙”中间商,比如墓地销售中,大约有七成是来自于渠道的销售,仅有三成消费者是直接向陵园购买。 

现在,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墓地的位置、价格、大小、面积计算等信息都像房产网站一样被明明白白晒出来,还支持“地图选墓”、评价等功能。马雷介绍,通过减少中间商,网站上陵园公示的价格明显低于消费者通过渠道购买的价格,降低了居民的殡葬支出。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处处长陈谊介绍,北京民政部门近年来不仅积极宣传殡葬新风尚,普及“厚生薄葬”观念,也在积极探索百姓能接受的节地生态墓葬方式,并配以一定的奖补措施,同时强化公墓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多管齐下”化解殡葬贵的问题。 

近年来,配合环保生态葬的风尚,一些创新的殡葬纪念方式逐步受到居民欢迎。 

以“生命晶石”为例,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尖端技术、以故人的骨灰为材质制作晶石,近年来这一新风尚已经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落地”。在上海的浦东新区,就有墓园宣布将试水“生命晶石”进墓园,以新的科技手段推进殡葬土地资源的节约。 

此外,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加强对“异地墓”现象的监管。2017年,苏州发文要求,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对外市户籍人员确需在苏州公墓安葬的,要报经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