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殡葬亦称丧葬,是人死后其亲属及好友哀悼、纪念逝者和处理逝者遗体殓葬祭奠的礼仪。我国从1956年推行殡葬改革以来,实行火葬,改革土葬取得显著成效,殡葬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殡葬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缺乏科学、正确认识,数千年来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引导,至今仍有部分地区殡葬活动劳民伤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焚烧纸钱、花圈、燃放鞭炮、看风水、做道场等陈规陋习,与国家倡导的“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精神相背离。鉴于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先进殡葬文化建设,推行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俗,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唯物主义的殡葬观念和形成文明健康、节约资源的丧葬风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移风易俗,树新风

移风易俗,树新风

尽孝治丧,重在真诚,贵在节俭,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殡葬礼俗,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树立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

厚养薄葬树新风

厚养薄葬树新风

孔子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老人生前、死后都可以体现孝心。近年来,抛撒现金、香烟,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丧礼的歪风邪气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百善孝为先,尽孝要在老人健在时,丧礼奢侈的排场不能弥补孝道的缺失,更不该以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打扰逝者的安息。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厚养薄葬的孝道理念,培育“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提倡对在世老人多尽孝、多关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坚持从俭治丧,文明祭祀,让逝者欣慰、生者心安。

二、倡导文明科学的丧葬礼仪

我们通常说的“文明”,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一段时间以来,封建迷信花样翻新,出殡时沿街不间断使用炮车、燃放鞭炮、焚烧纸人、建豪华墓、乱埋乱葬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和现代化建设。因此,除了加强监管之外,更应该崇尚科学,创造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秩序,促进移风易俗,努力营造绿色、文明、和谐的丧葬氛围,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丧葬需求,推动殡葬事业全面发展。

文明丧葬

文明丧葬

三、推行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

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是人类社会遵循环保、生态、低碳、经济的原则处理遗体(骨灰)的过程及活动。殡葬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殡葬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及破坏,正确处理和分析殡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持续发展的殡葬体系、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绿色殡葬通过殡葬科技与文化创新,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绿色殡葬科技为动力,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减少殡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实现殡葬与社会、生态、科技、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对殡葬改革的有力推进。绿色殡葬是自然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少、无污染、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健康文明的殡葬模式,不仅考虑土地资源、排放物和水的使用以及对地区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与之相应的殡葬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等关键问题,因此值得大力实施与推广。

推行绿色生态葬

推行绿色生态葬

采用科学、文明、低碳、绿色的方式创造生态条件好的殡葬环境,不仅可以缓解人们悲痛的心情,而且也是建设生态殡葬、和谐殡葬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让我们采用更加文明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殡葬环境,为殡葬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