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新中国的殡葬改革已有近70年的发展路程,走至今天成就巨大也问题多多。欢呼叫好与责难叫骂此起彼伏,一个行政法规的殡葬管理条例,从新世纪初就开始酝酿修改,至今还在征求意见,时间之长超过了抗战8年加上3年解放战争的时间总和,可见殡葬改革之难。

timg.jpg

改革与复古彼此之间都在你是我非,吵得不可开交:明明是惠民殡葬一分钱不花,够节俭了吧?却有人不买账,还说只有花钱和守灵几天才是尽孝。一方面百姓治丧被不明事理的宰割扒皮,一方面有些利益既得者大喊大叫以文化传承、艺术无价为噱头赚尽黑心钱,还要骂政府的改革是割断文化、祸国殃民。

当前而言,在殡葬乱像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个别市县借乱像治理之名,行殡仪馆或假殡仪馆之名,行个别人或小团体新的垄断之实,惠民殡葬百姓得不到实惠,新的垄断及暴利沉渣泛起。这绝不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整治所要见到的后果。应该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因此,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搞几个殡葬改革试点也未必不可。基本思路是,一个县市至少有两家以上的殡仪馆或公墓,其中一个是政府兜底,普惠众生的大众殡仪馆,用品服务全免费,用健康文明的丧葬新俗引领新风。另一家是非政府主导的社会资金建设经营的“皇家殡仪馆”,可以在政策红线(如服务、葬品健康文明、照章交税等)的前提下,允许殡葬经营的市场化、高消费,给有钱人提供一个花钱尽孝的场所及平台。让殡葬服务市场多样化,给每位治丧家属提供一个可自由选择的尽孝空间,先行先试几年,条件成熟后可扩大实验范围。

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搞殡葬改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边试边改才能稳步前进。提倡文明节俭治丧没有错,遏制限制有钱人的个性化消费也值得商榷,在适度、理性消费还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今天,允许同意有掌控能力的个别市县作为殡葬改革的特区,天不会乱。只有从上到下的整个社会,将殡葬消费都看做如吃喝拉撒睡一样的平常事时,殡葬事才不是令如今各界都感到头疼的事。因为殡葬消费也是拉动整个社会总消费的小项之一,只有立法、教育、宣传、服务几个轮子一起转,殡葬事宜的理性消费为全社会所接受,“垄断”、“暴利”才会从口诛笔伐的舆情中消失。

深圳、珠海作为改革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将许多先进国家的管理技术引进先行先试,最终成为拉动全国改革的桥头堡;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继续实行他们的资本主义,也没有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前进步伐。因此,为了解决殡葬难题,在个别县市有选择的做小范围实验,无碍于全国整体的殡葬改革,万一成功了,即可闯出一条路子,为不同地区的殡葬改革提供可以选择的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