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第八、九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工程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陕西省侨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校长徐德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21日20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遗体送别仪式于2018年9月25日上午8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敬赠花圈.jpeg

习近平、李克强赠送花圈

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刘鹤、景俊海、陈希、徐南华、潘云鹤、钟志华、王辰、陈左宁等国家领导人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敬献花圈,对徐德龙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jpeg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参加徐德龙院士追悼会的有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彭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燕、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中国建材联合会名誉会长张人为等一大批业内人士前来悼念。

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为我国水泥的规模化、系统化、高质量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很有想法,而且孜孜不倦地把想法变成工业实践。”谈及徐德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如是说。他回忆起跟徐德龙初次见面时的场景。时间回溯到1981年,欧阳平凯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南京化工学院工作,在食堂碰到了正在该校读研的徐德龙。徐德龙很认真地谈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把化工过程的一些原理用到水泥生产的改进上。“这在部门分割比较严重的当时来说,是很创新的想法。”欧阳平凯至今印象深刻。徐德龙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人,在学术上总爱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他给业界人士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他常说:“‘第一个螃蟹’不好吃,但是必须吃,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30多年来,徐德龙紧盯国内外水泥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通过理论性、前瞻性、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推动我国水泥生产技术革命性变革。他曾以一己之力阻挡日本水泥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的步伐,拯救国家的数百亿元投资;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显著节能减排效果的工程技术,成功解决我国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废弃物的资源化难题……“有创新精神再加上实践能力,不怕结不出创新的果实。”这就是徐德龙的科研信条。

岗位变迁不改淳朴本色

专家、院士、校长、院长……徐德龙的称谓很多,但这些光环丝毫没有改变他淳朴的本色。为人诚恳、谦虚低调、平易近人,这是与他共事过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

2014年,徐德龙从西安来到北京,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徐院长就住在工程院的休息室里。”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左家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早晨、晚上在院子里散步,发现垃圾一定亲自捡起扔进垃圾箱;院内太阳能灯照明效果不好,我们晚上都回家了,不知道这个情况,他提出建议,请后勤处更换。”“徐院长没有架子,对我们这些年轻院士、年轻教授都非常热心,很关心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回忆起与徐德龙一起出国考察的经历,“除了考察本身,他对我们在国外的生活安排等方方面面都会仔细过问”。“跟他一起工作觉得很温暖,从他身上能够感受到一位朴实的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刘炯天说。徐德龙对于承担的咨询项目总是亲力亲为。比如“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他多次率队实地调研,亲自与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协调沟通有关政策建议,还主笔将研究成果以院士建议和两会提案上交。“身为副院长,他不仅站位高、看得远,抓课题还非常认真、非常具体,投入很多精力。”这令刘炯天等课题组成员备受感动。

我本一胡杨

徐德龙常以胡杨自喻,“我本一胡杨,长在沙石台。雨露也滋润,阳光满胸怀”。“他是很顽强的人,也很乐观。”左家和告诉记者,徐德龙在住院期间一直积极治疗、锻炼,想得更多的是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和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咨询。听徐德龙的夫人讲,他经常召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团队成员到病房研究工作;病重后,仍然关心他的专业领域研究工作,偶尔清醒的时候,提到的必定是那些专业词汇。病中,刘炯天几次去医院看望徐德龙,“他还是和我谈工作、谈课题,一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考虑过自己”。

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欧阳平凯去看望了徐德龙。“当时他已经病得很重了,但对工程院的工作还非常牵挂,跟我谈了院士队伍建设的问题,对母校南工大(原南化工)的发展也很关心。”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二人的最后一面。